Sunday, April 8, 2012

游刃必有余地

庄子 《养生主》 的第二段, 曰:
庖丁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触,肩之所倚,足之所履,膝之所踦,砉然向然,奏刀騞然,莫不中音,合于桑林之舞,乃中经首之会。

文惠君日:“嘻,善哉!技盖至 此乎?”

庖丁释刀对曰:“臣之所好者道也,乎技矣。始臣之解牛之时,所见无非全牛者。三年之后,未尝见全牛也。方今之时,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,官知止而神 欲行。依乎天理,批大郤,导大窾,因其固然;技经肯綮之未尝,而况大軱乎!良庖岁更刀,割也;族庖月更刀,折也。今臣之刀十九年矣,所解数千牛矣,而刀刃 若新发于硎。彼节者有闲,而刀刃者无厚。以无厚入有间,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,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。虽然,每至于族,吾见其难为,怵然为戒, 视为止,行为迟,动刀甚微。謋然己解,如土委地。提刀而立,为之四顾,为之踌躇满志,善刀而藏之。

文惠君曰:“善哉!吾闻庖丁之言,得养生焉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译文:
厨师给文惠君宰杀牛牲,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,肩靠着的地方,脚踩踏的地方,膝抵住的地方,都发出砉砉的声响,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,无不像美妙的音乐旋律,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,又合于经首乐曲的乐律。

文惠君说:“嘻,妙呀!技术怎么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?”

厨师放下刀回答说:“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规律,比起一般的技术、技巧又进了一层。我开始分解牛体的时候,所看见的没有不是一头整牛的。几年后,就不再看到整体的牛了。现在,我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用眼睛去观察,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来而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。依照牛体自然的生理结构,劈击肌肉骨骼间大的缝隙,把刀导向那些骨节间大的空处,顺着牛体的天然结构去解剖;从不曾碰撞过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,何况那些大骨头呢!

优秀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,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;普通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,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。如今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,所宰杀的牛牲上千头,而刀刃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。牛的骨节乃至各个组合部位之间是有空隙的,而刀刃几乎没有厚度,用薄薄的刀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,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。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锋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。虽然这样,每当遇上筋腱、骨节聚结交错的地 方,我看到难于下刀,为此而格外谨慎不敢大意,目光专注,动作迟缓,动刀十分轻微。牛体霍霍地全部分解开来,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。我于是提着刀站在 那儿,为此而环顾四周,为此而踌躇满志,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来。”

文惠君说:“妙啊,我听了厨师这一番话,从中得到养生的道理了。”
社会就是一只牛,而我们是一只刀。
牛身虽然结构复杂,但骨头与骨头之间还是有空隙的地方,而,刀是多么的薄,以没有厚度的刀切如有空隙的地方,游刃有余呀! 所以,庖丁的刀用了 19年都不曾换过,就是这个道理。这是我中六求学生涯中影响我最深远的一篇古文,它都有2000多岁了,我久不久就会提醒自己一遍,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摸到庖丁的脚趾头。

罗哩罗嗦了一大堆,你明白吗?
不明白也没关系,这是写给自18岁 (form 6 求学期) 到 68 岁 (儿孙满堂) 的自己的。

简单来说,我想说的重点与题目一样: 游刃必有余地
这样罢了。

3 comments:

  1. 有见解、有深度;

    知道做人何时应该进,何时应该退,何时应该发脾气,何时应该深藏不露,李嘉诚和郭鹤年做得很成功,他们的高明之处是以商家之眼看到了做人做事的方与圆,紧紧抓住“做事要方,做人要圆”这法则;

    学习中学习中。。。

    ReplyDelete